<p id="1v1rv"><del id="1v1rv"></del></p>

    <pre id="1v1rv"></pre>

        <ruby id="1v1rv"></ruby>

              客服電話:020-84419680 登錄 注冊

              相互保險的“前世”與“今生”

              發布時間:2020年04月03日 發布者:管理員

              作者:劉乃佳,現就職于信美人壽相互保險社,健康服務部負責人。

               

              2018年10月16日,由國內首家壽險相互保險組織信美人壽相互保險社與互聯網巨頭螞蟻金服聯合推出的相互保險產品“相互?!痹谥Ц秾毜奈浵伇kU頻道上線,首日即獲得超百萬客戶加入,一個月的時間客戶數突破2000萬,一時間風頭無倆。一年后的今天,由于監管的叫停,“相互?!奔磳⒃?019年11月壽終正寢,它的升級產品“相互寶”用戶數則在2019年10月份已經突破9000萬,即將迎來客戶數破億的歷史時刻?!跋嗷ケ!焙汀跋嗷殹钡降子惺裁磪^別,如此受到互聯網用戶追捧的“相互寶”是否就是相互保險呢?

              一、相互保險的“前世”

              相互保險是國際市場上成熟、主流的保險組織形式之一,已經擁有數百年的發展歷史,其起源甚至早于股份制保險,迄今仍在全球保險業中占據重要地位。根據國際合作與相互保險聯盟(ICMIF)數據統計顯示,截至2016年底,全球相互保險實現保費收入1.3萬億美元,占全球保險市場份額為26.8%,覆蓋會員/保單持有人9.9億。全球相互保險機構總資產達到8.3萬億美元。

              相互保險起源于古代的互助團隊,早在古埃及時期,遠行的駱駝商隊就通過互助共濟來共擔風險。古羅馬時期,出現了"格雷基亞"互助共濟組織,通常被認為是相互保險的萌芽。1756年,英國公平人壽保險公司成立,1778年,德國漢堡養老協會(Hamurgische Allgemeine Versorgungs-Arstalt)成立,這兩家相互保險組織通常被看做是現代相互保險公司形態的起源。

              伴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對于保障需求越來越旺盛,相互保險也在19世紀迎來了快速發展。1820年,德國科達生命相互保險公司成立,美國在1843年也出現了第一家向公眾出售人壽保單的相互保險公司。1902年,日本第一生命相互保險公司成立。到了20世紀初期,由于股份制商業保險逐利的本性,銷售誤導、消費者利益受損等情況頻發,相互保險這種不以盈利為目的的互助組織形式越來越多地得到社會大眾的認同,全世界掀起了一個股份制商業保險向相互保險轉化的浪潮。到二十世紀90年代初期,迎來相互保險組織發展的高峰,相互保險在全球保險市場份額占比達到2/3,全球十家最大的保險公司中,相互制保險公司有六家。

              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后,由于相互保險主要專注于保障型產品,而消費者在注重保障的同時更加關注投資收益,導致其不能滿足市場和客戶的需要,因此,市場上掀起了一波“去相互化”的浪潮,美國壽險相互保險的市場份額占比由1992年的41%降到了2014年的26%,在1997年至2001年期間,市場最大的幾家壽險公司中有5家從相互制轉變成了股份制。而在日本市場,壽險相互保險的市場份額由1992年的91%降到了2014年的41%。但在法國和德國市場,相互保險的市場份額在短暫下降后又明顯上升。

              二、相互保險的“今生”---我國相互保險發展歷程

              在中國保險市場,相互保險還是一個比較新的概念,雖然我國早在2005年就成立了首家相互保險公司---陽光農業相互保險公司,但一直缺乏針對相互保險的監管規則和指導意見,中國保險市場主體也基本上都是股份制保險公司。根據ICMIF數據統計,中國相互保險的市場份額只有 0.3%左右,遠低于相互保險26.8%的全球市場份額。

              2015年1月,原中國保監會正式發布《相互保險組織監管試行辦法》,首次對相互保險和相互保險組織的概念進行了清晰界定,對相互保險組織的設立、組織機構、業務規則、會員權利義務、監督管理等內容進行了明確規定,為中國相互保險的發展指明了方向。根據《相互保險組織監管試行辦法》第二條的規定,相互保險是指具有同質風險保障需求的單位或個人,通過訂立合同成為會員,并繳納保費形成互助基金,由該基金對合同約定的事故發生所造成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或者當被保險人死亡、傷殘、疾病或者達到合同約定的年齡、期限等條件時承擔給付保險金責任的保險活動。

              2016年6月22日,原中國保監會批準了信美人壽相互保險社、眾惠財產相互保險社和匯友建工相互保險社的籌建申請,至此,相互保險社作為一種全新的組織形式正式成為中國保險市場的組成部分,相互保險在中國市場也掀開了嶄新的篇章。

              三、網絡互助與相互保險

              互聯網的飛速發展催生了許多行業和領域的創新與發展,網絡互助也是伴隨著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而逐步興起的。2011年,張馬丁發起成立抗癌公社,是國內首個互聯網互助平臺。2014至2016年,隨著“新國十條”的出臺以及原中國保監會《相互保險組織監管試行辦法》的頒布,憑借類相互保險的概念,網絡互助迎來爆發期,2016年更是被稱為網絡互助元年,夸克聯盟、水滴互助、眾托幫、輕松互助等近百家網絡互助平臺如雨春筍般涌現,并通過微信等社交工具實現廣泛傳播,參與人數快速增長。然而,隨著首批三家相互保險試點牌照的發放以及從2015年10月至2016年11月原中國保監會連續三次對網絡互助計劃進行風險提示,網絡互助計劃快速退潮,且呈現出用戶向幾個大的頭部平臺不斷集中的趨勢,除水滴、輕松等平臺用戶量持續快速增長外,其他平臺都面臨著客戶增長乏力的困境。

              2018年10月,信美人壽相互保險社聯合螞蟻金服推出“相互?!?,在一個月的時間內獲得了超過2000萬用戶加入,并在11月份升級為“相互寶”,轉型為網絡互助計劃,網絡互助再次成為熱點話題,各大互聯網巨頭紛紛對網絡互助表現出了興趣,互聯網出行平臺滴滴出行推出“點滴相互重大疾病互助計劃”、生活服務平臺“美團”推出了“美團互助”、網絡安全平臺360金融推出“360互助”、蘇寧金融推出“寧互助”等。

              那么網絡互助和相互保險到底是什么關系呢?

              根據原中國保監會2015年10月發布的《關于“互助計劃”等類保險活動的風險提示》,互助計劃與相互保險經營原理不同,大多數“互助計劃”只是簡單收取小額捐助費用,與保險產品存在本質差異。2016年5月,中國保監會在《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就“夸克聯盟”等互助計劃有關情況答記者問》中再次指出,“互助計劃非保險產品。相關互助計劃沒有基于保險精算進行風險定價和費率厘定,沒有科學提取責任準備金,同時也沒有政府部門的嚴格監管,在財務穩定性和賠償給付能力方面沒有充分保證”?;谥袊1O會針對網絡互助的上述表態,目前各大網絡互助平臺均明確提示:互助不是保險,加入網絡互助是一種單向的捐贈或者捐助行為,不能預期獲得確定的風險保障。

              綜上所述,網絡互助不是相互保險,只是一種互聯網的捐贈行為。相互保險是一種歷史悠久的保險產品形態,只是在我國還處于剛剛起步的發展階段,還面臨著法律法規不健全、監管機制有效性不足、經營模式不清晰等多方面的問題。但是發展相互保險,不僅是豐富和完善中國保險市場結構的需要,也是保險供給側結構改革,回歸“保險姓?!?,實現保險普惠的重要途徑。因此,隨著各個相互保險組織的不斷實踐探索,我國相互保險法律法規的不斷健全,以及監管模式的不斷優化,相信相互保險一定會成為我國保險市場重要的組成部分,不斷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豐富的多層次保障服務需求。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非商業轉載請注明出處,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span>

              參考文獻:

              1、中國保監會,2015:《相互保險組織監管試行辦法》,中國銀保監會網站,http://bxjg.circ.gov.cn//web/site0/tab5225/info3949714.htm。

              2、中國保監會,2015:《關于“互助計劃”等類保險活動的風險提示》,保監會網站,http://bxjg.circ.gov.cn/web/site0/tab5247/info3977859.htm。

              3、中國保監會,2016:《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就“夸克聯盟”等互助計劃有關情況答記者問》,中國政府網,http://www.gov.cn/xinwen/2016-05/04/content_5070187.htm。

              4、ICMIF,(2017), Global Mutual Maket Infographic(2017).

              5、姚慶海、宋占軍,2016:《相互保險的歷史與借鑒》,《中國金融》第24期。

              xxoo动态深夜gif网站,女人下面粉嫩水大,大肉蒂被嘬的好爽h娇门吟